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及国家消防救援局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旨在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需求。
方案提出,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将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以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在技术迭代升级方面,将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的优化,同时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的工程化和应用攻关。
为了确保国内资源供应的稳定,方案强调将加大对国内锂、钴、镍等关键矿产资源的找矿支持力度,科学有序地投放矿业权,以增强国内资源的保障能力。此外,方案还指导国内企业多元、有序、协同地布局海外资源项目,旨在降低资源开发和运输的成本。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企业加强对外投资合作,以提升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供给能力。
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方案鼓励生产企业做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产品的绿色设计,提升产品的易回收性和易利用性。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生产企业使用再生原料,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方案还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制造业的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将显著凸显,优势企业梯队将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将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的规模和下游需求将基本匹配,预计将培育出3至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产业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格局,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将不断完善。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等。在技术创新方面,将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先进结构设计、精细化电池管理、高性能变流器、高效热管理以及智能化能量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在提升产品性能方面,将重点发展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在拓展应用领域方面,将推动新型储能产品与技术更好地满足电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通信、农业等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