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永杉锂业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在锂盐价格暴跌42%的极端行情中实现净利润2542万元,成为锂电产业链中罕见的“幸存者”。但这份“扭亏成绩单”背后,扣非净利润仍亏损7662万元、锂盐业务收入腰斩等数据,折射出当前锂行业深陷“价格冰点”与“产能过剩”的生死博弈。这一天,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复产、工信部发布“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新规”、赣锋锂业非洲项目扩产等事件密集爆发,更将行业推向周期拐点的关键窗口。
一、永杉锂业年报:成本控制的“极限操作”与结构性困局
永杉锂业的年报数据,是当前锂企在价格寒冬中“求生策略”的典型样本:
收入断崖与利润“纸面回暖”
锂盐业务收入10.28亿元,同比暴跌42.82%,直接拖累公司总营收下降21.45%;
净利润“扭亏”主要依赖政府补助(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和存货跌价损失减少,扣非净利润仍亏损7662万元,主营业务造血能力未实质改善。
成本控制三板斧

结构性风险暴露
锂盐价格全年波动幅度达60%(最高12万元/吨→最低7.5万元/吨),远超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钼业务收入占比仍达82.6%,但钼精矿价格同比下跌7.1%,传统业务难以支撑转型。
二、行业三重绞杀:价格剪刀差、技术革命与地缘博弈
4月15日当天,三件大事揭示锂行业深层矛盾:
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复产
停产8个月的枧下窝矿区重启,配套冶炼厂龙蟠时代外购锂矿维持生产,折射龙头企业“逆周期抄底”逻辑——押注下半年锂价回升至8万元/吨以上。
工信部电池安全新规
强制要求动力电池“热失控不起火”,倒逼固态电池、复合集流体技术加速应用。这或改变锂需求结构:硅基负极渗透率每提升1%,全球锂需求减少0.8万吨LCE。
非洲锂矿产能释放
赣锋锂业马里项目一期达产、海南矿业布谷尼锂矿试车,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增速预计达40%,远超需求增速(15%),价格中枢或进一步下探。
数据透视:
价格剪刀差:当前碳酸锂生产成本中位数7.2万元/吨,但现货价已跌破7万元,30%产能陷入亏损;
技术替代窗口:固态电池量产进度若提前1年,2026年锂需求或减少12万吨LCE;
地缘风险:美国对华锂电池关税达132.4%,倒逼永杉锂业等企业加速布局非洲、南美资源。
三、生存法则迭代:从“规模扩张”到“弹性能力”
龙头企业正通过三大策略构建新护城河:
资源-技术-市场铁三角重构
赣锋锂业:非洲马里项目+阿根廷盐湖提锂技术,打造8万元/吨成本线;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盈利+美国关税预案,规避地缘风险;
永杉锂业:绑定军工订单(红外探测用铟薄膜)+转型再生锂,开辟小众市场。
财务韧性建设
永杉锂业手持8.04亿元现金,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7%,但流动比率1.78显示短期偿债压力;
对比天齐锂业(负债率63%)、雅化集团(现金流缺口15亿元),财务健康度成生存关键。
产能动态调节

四、未来推演:2025下半场的三大生死线
价格反弹窗口(2025Q3)
若澳矿减产执行率超70%、储能需求增速突破50%,锂价或反弹至9万元/吨;
反之跌破6.5万元将触发量化基金强平,引发“多杀多”踩踏。
技术替代临界点
复合集流体渗透率若在2025年达15%,锂箔需求减少20%;
永杉锂业“去除硫酸锂杂质”专利技术产业化进度,决定成本优势可持续性。
政策博弈红线
欧盟4月20日对华锂制品反倾销初裁、美国IRA法案修订,或重塑全球锂供应链格局;
国内电池安全新规过渡期倒计时,技术升级成本或淘汰30%中小厂商。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