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4月16日长江综合镓均价报1800元/千克,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价格区间维持在1750-1850元/千克。尽管价格未现进一步突破,但市场仍处于近半年高位区间,反映出供需双方在1800元/千克关口形成短期平衡。当前现货市场呈现“量缩价稳”特征,贸易商报价持稳,但下游压价心态明显,部分中小供应商为回笼资金小幅让利,实际成交以刚性需求为主。
一、价格横盘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供应端:产能约束与政策扰动并存
镓作为铝/锌冶炼的伴生金属,其产量受电解铝产能红线(4500万吨)限制,叠加赤泥处理新规实施后,部分冶炼厂减产30%-50%,导致原生镓供应增量受限。尽管东方希望渑池镓业等企业通过赤泥提镓技术提升产能(年产80吨,纯度达99.99%+),但技术扩散尚需时间,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压力。
需求端:高端应用与基础需求分化
高纯镓需求强劲:6N级及以上高纯镓(用于氮化镓、砷化镓等半导体)价格维持高位,4月16日报2075-2675元/千克,显著高于工业级产品。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GaN快充设备等技术迭代推动半导体级镓需求激增。
工业级镓成交疲软:光伏CIGS薄膜、磁性材料等传统领域受成本压力影响,采购量收缩,部分厂商转向再生镓替代(回收率已提升至40%)。
市场行为:观望情绪主导
贸易商囤货意愿减弱,现货市场流通量较4月初下降约15%;下游企业则采取“按需采购+长单锁价”策略,半导体厂商普遍执行“3-6-1”备货计划(3个月安全库存+6个月长单+1年战略协议),进一步压缩短期交易空间。
二、后市推演:破局动能何在?
上行触发点:
政策加码:若《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执行力度超预期,减产面扩大至60%,或刺激价格冲击1900元/千克;
技术共振:车载氮化镓电驱方案量产落地(如特斯拉、比亚迪新车型应用),可能引发新一轮备货潮;
库存告急:当前社会库存仅50吨(约1.5个月消费量),若Q2需求超预期,库存消耗将加剧供应紧张。
下行风险:
再生镓产能释放(单吨回收成本低于原生50%);
硅基氮化镓(GaN-on-Si)技术替代加速,降低单位镓用量;
中小消费电子企业因成本压力推迟订单,导致需求断层。
产业链策略建议
生产企业:利用期货工具锁定1850元以上利润,同时布局再生镓回收产线以对冲政策风险;
消费企业:签订“浮动计价+总量折扣”长协,基础价可参考1750元/千克;
投资者:关注小金属ETF(512400)波段机会,重点挖掘具备6N+提纯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