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召开了一场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暨重点项目推进会,会上明确提出了合肥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与目标。合肥市政府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并加快构建体现合肥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合肥将重点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能级,并力争使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跻身国家级行列。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标志着合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产业规模方面,合肥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营收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实力,也体现了其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同时,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的规模也将突破4000亿元,进一步巩固合肥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合肥还将努力打造先进光储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突破2000亿元规模。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合肥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智能家电(家居)产业也将保持稳定发展,产业规模稳定在千亿元以上,继续为合肥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合肥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方面,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将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合肥市政府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合肥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全市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