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抢抓汽车领域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快推动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目标,旨在将青岛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应用高地、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将立足现有的汽车产业基础,紧扣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以推动现有整车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主线。青岛将瞄准细分赛道,采取“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双线并举的策略,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发展。
在具体目标方面,青岛计划在2027年实现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青岛将采取多项措施。首先,青岛将新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平台、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超过20家,以提升创新能力。其次,青岛将推动整车企业的转型升级,力争在2027年实现整车产量超过1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新能源商用车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并培育出3家年产1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
在出口方面,青岛计划到2027年实现整车年出口超过25万辆,并培育产业链出海能力,吸引更多车企从青岛口岸出海,聚力打造“汽车+港口+物流”的全国性标杆。
此外,青岛还将加强关键配套领域的系统性重塑,到2027年,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底盘、电驱电控、“车路云一体化”感知系统等关键领域的配套能力将显著增强,产业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青岛计划初步建成高质量智能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车网互动体系,并建设不少于200平方公里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路侧基础设施,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试道路开放超过1000公里,小型低速非载人自动驾驶场景全域开放。
为实现上述目标,青岛将打造“三极支撑”和“多点突破”的产业布局。依托现有整车制造产能发展新能源汽车,集聚发展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汽车生产基地。同时,鼓励各区(市)、功能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人才、区位等优势,发展汽车电子、检验检测、零部件配套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细分特色产业园区。
青岛还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一批优势产业,并推动多场景示范应用落地。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青岛还将深化非载人场景示范应用,支持无人驾驶在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等领域的应用,并探索拓展载人示范场景应用。
为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青岛还将强化人才支持和政策支持。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结对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同时,青岛将设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撬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融资服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