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周四,纽约尾盘,美元的表现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ICE美元指数和彭博美元指数均出现下跌,而具体货币对美元的表现则各异,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
ICE美元指数在当日交易中下跌了0.63%,报收于107.266点。这一跌幅显示出美元在当日的交易中面临一定的压力,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彭博美元指数也下跌了0.48%,报收于1294.91点,进一步印证了美元在当日的疲弱表现。两大美元指数的同步下跌,无疑为外汇市场带来了一丝波动和不确定性。
在具体货币对中,美元兑日元的跌幅尤为显著,达到了1.05%。该货币对在当日交易中刷新了日低至152.70日元,并全天处于持续、平滑的震荡下行状态。尽管在早盘时曾一度微幅上扬至154.67日元刷新日高,但整体走势仍以下跌为主。这一走势可能反映出市场对日本经济相对稳健的预期,以及对美元避险需求的减弱。
与日元不同,欧元和英镑在当日交易中均对美元呈现出上涨态势。欧元兑美元上涨了0.79%,并刷新日高至1.0465;英镑兑美元同样表现出色,上涨了0.96%,并刷新日高至1.2568。这两个货币对的上涨可能反映出市场对欧元区和英国经济的乐观预期,以及对美元相对疲软的反应。
在商品货币对中,澳元兑美元和纽元兑美元均上涨了0.62%,显示出商品货币在当日的交易中相对强势。这可能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反映出市场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对相关货币的信心提升。美元兑加元则下跌了0.82%,成为当日表现最差的货币对之一,这可能受到加拿大经济相对强劲和美元避险需求减弱的影响。
此外,美元兑瑞郎也呈现出下跌态势,跌幅达到了1.15%,并刷新日低至0.9028。这一跌幅可能反映出市场对瑞士经济相对稳健的预期,以及对美元避险需求的进一步减弱。瑞士作为传统的避险货币发行国,其货币兑美元的上涨可能意味着投资者正在寻找更安全的避险资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