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数据显示,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份CPI环比涨幅由上月的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也从上月的0.1%扩大至0.5%,显示出节日效应对物价水平的显著提振作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对此进行了解读。她指出,服务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是推动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春节期间,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迎来一年中的消费高峰,市场需求激增,推动了服务价格的上涨。同时,节日期间食品需求的增加也导致了食品价格的上涨。
此外,董莉娟还提到,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也呈现出连续回升的态势。1月份,核心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较上月有所扩大。这表明,在剔除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整体物价水平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从同比角度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的回升,共同推动了CPI同比涨幅的扩大。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每年都会在特定时间段内引发消费需求的激增,从而导致相关价格的上涨。而汽油价格的回升则与国际原油市场的走势密切相关。
尽管1月份CPI涨幅有所扩大,但董莉娟表示,整体物价水平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她预计,随着春节因素的逐渐消退,CPI涨幅有望回归平稳。同时,政府将继续密切关注物价走势,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