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小金属网(www.ccmn.cn/xiaojinshu):2月14日长江现货,2202#硅报价18100-18300元/吨,均价18200元/吨,持平;3303#硅报价12300-12500元/吨,均价12400元/吨,持平 ;441#硅报价11700-11900元/吨,均价11800元/吨,持平;553#硅报11400-11600元/吨,均价11500元/吨,持平。
上海地区,2202#硅报价18150-18450元/吨,均价18300元/吨,持平;3303#硅报价12600-12800元/吨,均价12700元/吨,持平;441#硅报价12100-12300元/吨,均价12200元/吨,持平;553#硅报11800-12000元/吨,均价11900元/吨,持平。
本周长江现货2202#硅周均价报18200元/吨;3303#硅周均价报12400元/吨;441#硅周均价报11800元/吨;553#硅周均价报11500元/吨。上海地区2202#硅周均价报18300元/吨;3303#硅周均价报12700元/吨;441#硅周均价报12200元/吨;553#硅周均价报11900元/吨。
本周(2.10-2.14)工业硅现货价格延续平稳运行,市场行情整体保持节前稳健格局。节后现货市场氛围显得较为谨慎与悲观,尽管下游企业在节日过后开始积极询价,但压价情绪浓厚,导致实际采购行为变得相当审慎。这种市场情绪的形成,部分原因在于对供应过剩的担忧以及对未来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随着后续北方大型生产厂家的复产计划逐渐浮出水面,市场供应预期呈现边际增加的趋势,或进一步加大市场悲观预期。同时,行业库存压力持续存在,也为价格反弹设置了障碍,使得工业硅价格在短期内难以出现上行动力。
供给端:西南产能低位 北方复产增加
西南地区企业已经在枯水期来临时大幅减产至低位水平,而西北地区中小型硅厂也普遍进行了减产调整,导致周度产量在低位徘徊,但后续北方大型炼厂或随着节后复工复产进行产量将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石油焦价格的探涨增加了工业硅的生产成本,这使得部分厂家产生了挺价的意愿。尽管供应整体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且有少量大厂开始复产,但现货市场成交情况依然一般,显示出需求端对供应增加的吸纳能力有限。
需求端:多晶硅降负荷生产需求维持低位
在需求端方面,多晶硅价格保持稳定,但多晶硅企业普遍处于降负荷生产状态,整体供应维持在低位水平。下游硅片环节库存积压较多,光伏产业链在短期内呈现出大稳小动的态势。电池片企业虽然生产亏损幅度有所下降,但仍继续采取减产去库存的策略。组件企业则逐步恢复正常开工,但排产计划显得相当谨慎,对工业硅的需求维持在低位水平。
多晶硅工厂库存情况持续显示出向下游市场转移的迹象,即所谓的“去化”过程,然而即便如此,库存水平依然维持高位运行,这意味着行业内部所面临的库存压力依旧沉重,且这种压力的缓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调节与供需再平衡。
进一步剖析月度供求结构,我们不难发现,多晶硅端需求急剧缩减成为了影响工业硅市场的主导因素,尽管当前工业硅产量因设备检修以及枯水期的影响而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相较于需求端的大幅萎缩,供给总量依然显得相对宽松,这一供需失衡的状态无疑加剧了市场对工业硅价格前景的担忧。
更为关键的是,多晶硅作为近年来工业硅需求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其需求前景的黯淡无疑对工业硅市场构成了更为深远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即便是短期内通过检修等方式进行的减产,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对工业硅价格持悲观预期的现状。因此,从需求端角度来看,工业硅价格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多晶硅市场需求变化的深刻影响,而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或将持续存在,并继续主导着工业硅市场的走势。
此外,有机硅DMC价格也在低位保持稳定,尽管部分下游企业受到单体厂商看涨预期影响开始适量采购,但企业依然面临严重亏损问题,产量变化不大,对工业硅需求情况尚未出现明显恢复。
此外,铝合金行业的需求变化也对工业硅价格走势产生一定影响。年后即将步入“金三银四”消费小阳春,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回暖,再生铝合金需求有所增加。然而,受制于原料供应不足,铝合金企业节后开工情况不及预期,虽然对工业硅直接需求影响有限,但反映了下游行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应对策略,以及原料供应紧张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传导效应。
综上所述,工业硅基本面目前偏弱,受到现货市场谨慎氛围、供给端缓慢增加以及需求端低位徘徊的共同影响,使得工业硅价格在短期内将维持当前价位持稳运行为主,难以出现大幅上行或下行趋势。长江有色金属网电话:0592-566883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