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园区动态 > 【未来篇】今日黄石铜链生辉,千亿产业一条龙

【未来篇】今日黄石铜链生辉,千亿产业一条龙

   来源:

今日之黄石,工业产品质量领跑国际国内——全市有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个产品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特别是铜产业链,有色金属成功发展成为千亿产业,东贝压缩机销量稳居世界第二,湖北航天电缆产品遍布陆海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国内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

今日之黄石,工业产品质量领跑国际国内——全市有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个产品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特别是铜产业链,有色金属成功发展成为千亿产业,东贝压缩机销量稳居世界第二,湖北航天电缆产品遍布陆海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国内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
崛起的黄石,星星璀璨,无限的商业机会,长江有色金属网定于8月25日至27日组织铜企到黄石进行铜产业链参观学习考察。铜行业人士可报名参加。
  今日之黄石,把海岸线连接到家门口——黄石已建设“亿吨大港、百万标箱”为目标,建成了国家级B型保税物流中心,依托长江上溯宜昌、重庆,下至南京、上海,直达出海口,外贸码头可适应国际标准集装箱和重大件装卸作业,黄石新港正朝着万里长江第一个多式联运港口目标大步迈进。
今日之黄石,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黄石地处鄂、皖、赣、湘四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2条铁路、两纵(京珠、大广)三横(沪蓉、沪渝、杭瑞)5条高速公路大动脉在黄石交会,黄石长江大桥和鄂东长江大桥使黄石与中国中部东西轴线区域的各个城市都形成了顺畅的连接,初步形成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现代物流中心。
黄石不仅冶炼历史悠久,储量也非常丰富,是全国的产铜大市,铜产业是黄石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黄石的现代铜产业发展起始于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为全国153个重点工业项目的大冶冶炼厂落户下陆区,拉开了黄石近六十余年的现代铜产业发展序幕。经历50余年的发展,黄石也形成了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和中铝华中铜业有限公司两家大型企业为龙头,50家铜冶炼及深加工企业的铜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铜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规模,在黄石八大支柱产业中排名第一,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千亿元产业集群”。
  面对铜价高位运行且价格变化难以预料的市场局面,铜加工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推进铜加工企业资源重组,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竞争优势是做大做强铜产业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黄石在转型发展之路上,通过抢抓机遇,做大新兴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优势产业、做活服务业,成功探索出理念、产业、城市、生态、动力等“五位一体”转型模式。
  大冶有色敢为人先!近年来,大冶有色把实施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建设“清洁工厂”和“绿色矿山”,作为打造“环保有色”的一大战略。
  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工艺指标。灰色废液摇身一变,产出精制铼酸铵,一公斤售价1。7万元!神奇裂变,就发生在大冶有色稀贵金属园。
  每天,3000多吨废渣、废液,在这里成为炼制金、银等贵金属的重要原料。6000吨原料,大约可以产生600吨金、银、锡、铂、铼等稀贵金属,年创造100亿元产值,利润近2亿元,这里生产的黄金和白银已在伦敦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
  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烟气回收利用、稀贵金属回收、炉渣回收利用、余热综合利用,“吃干榨尽”这些生产铜产生的边角废料,正是大冶有色转型模式的精髓。
 自2010年澳斯麦特炉投产以来,大冶有色创下了“速度最快、难度最大、投资最省、质量最优、安全最好”等多项世界之最,实现了铜冶炼的技术升级,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特别是30万吨铜加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建成投产,阴极铜产能达到70万吨。
  不仅如此,大冶有色在资源循环利用上做到极致。120万台废弃电器电子集中拆解利用项目、30万吨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项目、废旧汽车回收拆解资源化利用项目……“把别人不做的事做强做大!”从2008年起,大冶有色连续10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依靠产品信息技术革新,大冶有色率先在全国实现铜冶炼清洁生产,生产能力由全国第五位跃至第三位,创造了产业转型的“有色模式”。
  华中铜业转型升级之路同样精彩——2017年8月底,总投资10。48亿元的中铝华中铜业有限公司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在下陆区开工,项目投产后,压延铜箔年产可达3000吨。在创新研发中,该公司先后成功研发出光伏太阳能铜带、超长电缆带、高氧韧铜、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极耳材料等产品,填补了国内铜深加工领域多项空白。
  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为黄石正在崛起的另一个千亿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自2011年11月,总投资额达33亿元的沪士电子PCB(印制电路板)项目落户开始,黄石迈开了电子信息产业大步前行的步伐,欣兴电子、星河电路、西普电子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的行业翘楚和龙头企业相继落子黄石。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PCB产能将达到每年2000万平方米,黄石将成为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预计“十三五”期末可实现年产值过1000亿元大关。
  该项目将结束黄石PCB企业一直从外地购进铜箔的历史,一条从生产电解铜、铜板带、铜箔到高端电子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
2017年,全市铜产业集群销售收入902亿,同比增长13。3%。年产能可达电解铜70万吨、低氧光亮铜杆30万吨、铜板带9万吨、铜箔3000吨、铜线110KM。现有铜产业集群有规模以上企业36户,形成了大冶有色、中铝华中铜业、晟祥铜业等上游企业,大江环科等中游企业,下游欣兴电子、沪士电子、星河电路、上达电子、宏广电子等众多PCB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并规划有湖北唯一的一家具有环保资质的电镀园。以下陆为地域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铜产业基地的一个铜产业“圆”已逐步显现。

长按识别或扫一扫微信,报名参加黄石考察活动!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长江有色金属网联系。

有色云app(ios)
有色云app(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