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锌价大跌:供需错配与宏观施压下的市场困境

锌价大跌:供需错配与宏观施压下的市场困境

   来源:

近期沪锌期货价格结束反弹态势,重心明显下移,主力2505合约一度下跌至23300元/吨。结合产业链数据及专家观点,锌价大跌的背后是矿端供应宽松、冶炼产能恢复与需求复苏缓慢的多重矛盾叠加,同时宏观层面的贸易摩擦与政策调整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悲观情绪。

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查看全网产业数据、市场分析、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自购买日起1年(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
价格:¥ 元/年
-
+
支付方式:
注: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
确认订单

近期沪锌期货价格结束反弹态势,重心明显下移,主力2505合约一度下跌至23300元/吨。结合产业链数据及专家观点,锌价大跌的背后是矿端供应宽松、冶炼产能恢复与需求复苏缓慢的多重矛盾叠加,同时宏观层面的贸易摩擦与政策调整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悲观情绪。

一、矿端供应宽松:加工费上涨揭示上游压力传导

2025年以来,锌精矿加工费持续回升成为市场焦点:

国产矿加工费:从年初1800元/吨飙升至3400元/吨,涨幅达89%;

进口矿加工费:从-20美元/干吨反弹至35美元/干吨,创近两年新高。

背后逻辑:

全球矿山复产提速:俄罗斯OZ矿、刚果(金)Kipushi矿等海外矿山恢复生产,叠加国内火烧云、银珠山等矿山正常运营,全年锌精矿增量预计超50万吨;

产业链利润再分配:加工费上涨直接压缩矿山利润空间,但冶炼端因副产品(硫酸、铅、银等)价格强势而实现盈利。部分冶炼厂通过优化回收率,综合利润已转正,生产积极性显著提升。

二、冶炼产能集中释放:二季度或成供应洪峰

国内锌锭产量正迎来新一轮扩张:

新增产能落地:河南万洋4月投产,云南铜业5月释放产量,预计二季度月产量逼近55万吨;

开工率回升:一季度国内锌锭产量同比增3.71%,环比增2.01%,结束此前低产量模式。部分炼厂为抓住高加工费窗口期,甚至推迟常规检修计划。

库存矛盾凸显:

尽管当前七地社会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但隐性库存风险不容忽视。冶炼厂复产叠加进口矿补充,可能导致显性库存快速累积,市场对累库预期高度敏感。

三、需求复苏结构性分化:旺季不旺背后的隐忧

传统消费旺季下,需求复苏呈现“冰火两重天”:

强劲领域:

电力基建:铁塔订单持续旺盛,特高压工程支撑镀锌板需求;

出口韧性:东南亚需求提振镀锌板出口,但“抢出口”效应或透支未来订单;

疲软领域:

建筑与基建:房地产低迷拖累镀锌结构件需求,同比增速仍为负值;

终端消费:家具配件、箱包拉链等日用小五金订单表现平平,电子级氧化锌需求不及去年同期。

核心矛盾:

下游企业回款周期延长、资金流紧张,导致补库意愿不足。即使价格回调至23000元/吨以下,仍未见大规模采购行为,反映终端对后市信心不足。

四、宏观与贸易风险:关税扰动与全球经济放缓预期

贸易摩擦升级:美国新任总统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抢出口”行为或引发后续贸易反制;

全球经济承压:IMF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建筑、汽车等锌消费主力行业需求面临下行风险;

政策工具收紧:美联储加息周期延续,大宗商品市场流动性趋紧,资金从锌等工业金属撤离。

五、未来走势展望:震荡寻底中的机会与风险

短期趋势:

下行压力未止:矿端增量传导至冶炼端,叠加需求复苏斜率放缓,锌价或继续下探22000元/吨支撑位;

潜在利多:需警惕海外冶炼厂突发减产(如欧洲能源危机、韩国炼厂检修),可能引发短期反弹行情。

中长期格局:

1、区间震荡为主:沪锌主力合约或在22000-24500元/吨区间波动,伦锌对应2500-3200美元/吨;

2、反套策略占优:全年过剩逻辑未变,建议关注内外盘价差机会,逢高抛空为主。

风险提示

海外矿山复产不及预期:若Antamina、Tara等矿山增产计划延迟,可能延缓矿端压力传导;

需求侧政策刺激:若国内出台基建、地产托底政策,或提振镀锌板消费;

宏观情绪反转:若全球贸易摩擦缓和,风险偏好回升可能带动锌价估值修复。

结语:锌价大跌本质是产业链供需错配的集中爆发,矿端宽松与消费疲软形成“剪刀差”。在宏观不确定性未消的背景下,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库存变化、冶炼厂开工动态及政策面信号,灵活调整交易策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锌价

有色云app(ios)
有色云app(安卓)